都匀毛尖品鉴网

茶桌上的8个小元素,虽然不常用,但了解后会让你更有魅力

发表时间: 2022-08-09 12:34

茶桌上的8个小元素,虽然不常用,但了解后会让你更有魅力
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
丨作者:村姑陈

《1》

这些年来,发现一句至理名言。

那就是,林子大了,什么鸟都有。

在社会上,无论你遇到多么辣眼睛、多么匪夷所思的问题,用这句话统统都能加以解释。

当然,也包括我们前两天看到的一条视频。

在视频中,有人教茶友们用一张A4纸,充当茶桌上的“重要角色”。

方法很简单,就是把纸从中间对半折叠,再把茶叶倒到上面。

据说,这样做不仅可以赏茶,还能把条索较粗的茶,轻松投入壶口小的紫砂壶里。

李麻花指着视频,笑得乐不可支。

我也忍俊不禁,既然对方自称高级茶艺师,怎会不知有种东西叫茶则?

若是习惯用紫砂壶来泡茶,投茶之前,也可以在上面架个茶漏。

总比用没有食品卫生安全标准的纸张,来得靠谱。

今天就来写一写,茶桌上常见的8种茶具,以及基本用法。

免得还有人费力去搜索,找来一大堆似是而非的理解。

《2》

第一,茶则

它是我们将干茶投入盖碗或茶壶前,一个中转的地方。

在称茶的时候,往往会先用茶则充当容器。

将干茶盛在茶则上,既能观赏茶叶的姿态,又比直接用手抓茶更雅观。

它就像是一艘⁨小船,可以容纳各种条索的茶叶。

铺在上面,不管是自己欣赏,还是展示给客人,都是极好的。

之后,再把干茶倒入盖碗里,正式开始冲泡。

而市面上的茶则,材质多种多样,形状也各有特色。

宽的扁的、长的短的、竹制的、白瓷的、实木的、合金的……

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,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,以及实用角度去自行挑选。

《3》

第二,茶盂

又称水盂,顾名思义,用于盛放泡茶过程中舍弃的茶汤、茶渣。

过去流行湿泡,大大的茶台上,可以直接清洗茶具茶叶。

不要的汤水,也可以直接倒在茶台之上。

茶汤会顺着一旁连接的水管,流到底下的废水桶中去。

如今,干泡开始兴起。

比起湿泡,干泡不占位置,也更显简约、洁净。

但是,废弃的水就不能如同往常那样洋洋洒洒,随手往茶台上一倒就作罢。

一定要倾倒于专用的茶盂中,尽量不溅到桌面上。

这样不仅能保持茶桌整洁,而且容易收拾。

想要随时更换茶席的款式,也是轻而易举,增添了布置茶室的乐趣。

《4》

第三,茶夹

作为茶道六君子之一的茶夹,一直备受关注。

它的主要作用,是代替手指,夹杯子的时候能够防烫。

具体来说,我们平时泡茶之前,需要先进行烫壶温杯。

包括盖碗、公道杯、品茗杯等,为了确保干净卫生,用沸水再冲淋一遍才好。

彼时,倒在各个品茗杯里的水,需要倒掉。

可如果没有茶夹,直接用手拿起杯子,一来,温度太高,容易烫手;二来,手直接触碰杯口,使其沾染上“手气”。

若是招待客人,难免会给人一种失礼之感。

所以,最好的办法是,杯子洗净后,用茶夹夹起杯子,再放到客人面前,确保不碰口沿。

另外,茶夹还很方便清理。

喝茶结束后,往往会把叶底和废水一同倒进茶盂里。

如果碗壁上粘着叶底,不想上手,便可以用茶夹拨弄干净。

《5》

第四,茶漏

茶圈中,很多人会把茶漏和茶滤混为一谈。

实际上,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。

茶漏中间没有滤网,而是一个大的中空圆形,主要作用是加大茶壶的壶口。

有些喜欢用紫砂壶泡茶的朋友,通常少不了它。

避免因为壶嘴太小,茶叶难以完全倒入壶中,掉落到四周,造成浪费。

至于茶滤,中间则带有细密的滤网。

在泡茶的过程中,如果担心茶叶太碎,茶渣会掉落到公道杯里,影响口感。

那么,这时候在公道杯上架一个茶滤,便能使得茶汤更加透亮,保证口感。

可现在市面上,很多商家把茶滤和茶漏相混淆。

明明卖的是茶滤,商品名字上却打着“茶漏”二字,误导消费者。

这也从侧面证明,学艺不精,是会闹笑话的。

《6》

第五,茶针、茶刀

有茶饼的地方,就能见到它们俩。

尖锐的模样,用来撬饼,再合适不过了。

但茶针和茶刀之间,也存在着些许不同。

明眼人都能看出,茶针更加地锋利,压力强大,能把力量集中在一起,然后重点突破障碍。

因此,如果你喝的是压得特别紧实的茶饼,如熟普饼、黑茶砖等,就得用茶针。

另外,茶针还有通堵之用。

若是碎叶堵住了壶口,茶汤难以顺利倒出,就要用茶针疏通。

而茶刀比较扁平,且较薄,适合松紧适宜的白茶饼。

能够快速进入茶饼内部,刀起刀落间,就能撬出一片薄薄的白茶饼。

关于材质,也没有特别要求,干净无异味即可。

《7》

第六,盖置

有些时候,我们会发现在茶桌的角落,默默躺着一个东西。

看起来很不起眼,甚至于,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它的用法。

直到把盖子轻轻搭在上面,才恍然大悟:“哦!原来是盖置啊!”

盖置,顾名思义,就是置放盖⁤子的地方。

不管用什么容器泡茶,盖子总有打开的时候。

可如果直接放在桌面上,湿淋淋的,不雅观。

有了盖置,便很好地解决了盖子去处的问题,之后便能随心所欲地注水、冲泡、出汤、品茶。

可见,盖置虽然小,却不可忽视。

《8》

第七,杯垫

在品茗杯的下方,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个圆圆的,与之相配套的小碟子。

而它的名字,就叫做杯垫,又叫杯托。

顾名思义,是和品茗杯搭配着使用的,专门用来放置茶杯。

一方面,给客人添茶时,万一手抖,把茶汤溢出来,有了杯托的缓冲,也不至于洒在茶桌上。

避免影响桌面整洁,以及对方喝茶的心情。

另一方面,给客人奉茶时,由于不宜直接用手触碰杯沿,便可以双手端起杯托,将茶奉给对方。

尤其在正式的场合下,双手奉茶,更表尊重和真诚。

并且,手部动作一定要平稳,哆哆嗦嗦,可不美观哦!

《9》

第八,茶巾

不同于普通的毛巾,茶巾指的是专用于⁣茶桌上,擦拭水渍的毛巾。

⁤主要功能,就是保持茶具的干燥。

例如,有时用盖碗出汤后,会发现茶盘底部留有杂水。

此时,就可以用茶巾,轻轻擦拭茶盘,等到盖碗回到原位之前,也顺带着将底下残留的茶水擦干。

同时,也可以擦干不小心滴落在桌面上的茶水。

茶巾的重点,就是要保持干净,勤洗勤晒。

若是让客人看到,这家主人的茶桌上,茶巾脏兮兮的,像是好久没清洗的样子,难免会心生疑虑。

予人一种不爱干净,邋遢懒惰的负面印象。

所以,不管茶巾价值多少,注意清洁才是最重要的。

《10》

总结来说,不同的茶具,在茶桌上作用各不相同。

各司其职,各尽其责,才能做到完美。

随手抓来的一张纸,无法保证卫生,直接接触茶叶更是不可取。

而我们在使用这些茶具时,也要记得,做好清洁。

木质或竹制的物件,若是沾染了水汽,很容易受潮发霉。

所以,日常使用时,记得放在通风处晾干。

正所谓,细节决定成败。

真正爱茶的人,也必然爱护茶具,如此才能让好茶呈现出最好的风味。

更多关于茶具的知识

新手喝白茶,要准备哪些茶具?干货分享,4件基础茶具一个不能少

盖碗、茶壶、飘逸杯,茶具种类繁多,为何“万能茶具”会是盖碗?

泡茶的茶具怎么选?不只是盖碗、茶壶、玻璃杯,连茶盘也很有讲究

茶具、投茶量、注水方式,5个泡茶技巧可以让白茶更香,亲测有效

大开眼界,从风炉煮茶到电陶炉煮茶,煮好一壶茶,茶具该怎么选?
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。